媽媽Q&A-孕期篇(1)

10/18/2019

懷孕期間需要補充綜合維他命嗎?
懷孕期間許多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需求量增加,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攝取深色蔬菜、全穀雜糧,且應主要來自天然食物,而非選擇單一營養素或礦物質補充劑,或可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市面上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國民健康署署長呼籲全國預備或已懷孕的女性應注意碘及葉酸的攝取,碘和葉酸是寶寶腦部的守護星,對胎兒的腦部中樞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充足攝取碘(建議200微克/天)及葉酸(建議攝取400微克)能讓寶寶「頭」好壯壯,健康聰明的出生成長。

懷孕期間可以喝咖啡嗎?
建議準媽媽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內要減少喝咖啡或茶的量,一般建議孕婦一天最多不能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不超過一杯。高濃度的咖啡因會影響孕婦對鈣質與鐵質的吸收及利用,引起貧血、鈣質流失及骨質疏鬆,根據美國研究指出,飲用過量,會增加流產的機率,以及出生嬰兒體重過輕等現象,同時也可能有畸台和發育遲緩的風險。

懷孕第三期體重一個月內就增加3公斤會不會太多?
懷孕後,每週體重增加0.3~0.6公斤是合乎理想的。體重增加過多的原因,常是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量澱粉類或含糖份過高的食物,如甜點、飲料或過量的水果等,易造成熱量過高但營養不均衡情形,影響胎兒發育。因此,懷孕過程中最好能做體重管理,整個孕婦期體重增加以10~14公斤為宜,勿在進食後即躺下休息,適度的活動,如早晚散步,均能合適的管理體重。

媽媽什麼時候會有奶水?
在懷孕20週左右,乳腺會開始製造奶水—初乳。因此懷孕過程順利時,每個媽媽產後就有奶水,頭兩、三天分泌的初乳,量不多但是濃稠而且營養。產後第一週是成功哺乳的關鍵期,親子同室能讓媽媽和寶寶有更多時間熟悉,也調整同樣的睡眠節奏。


準媽媽常見不適徵狀與處理

懷孕期間生理心理都會有些改變,準媽媽遇到一些不舒服的症狀時可以如何處理?

頻尿
原因:子宮擴大壓迫膀胱,或心理因素。
處理方法:

  1. 有尿意感立即前往排尿。
  2. 白天增加液體攝取量,夜間為減少小便次數,可在晚餐以後減少液體攝取量。


噁心、嘔吐
原因:荷爾蒙改變、代謝改變、情緒因素、空腹。
處理方法:

  1. 起床前先吃些蘇打餅乾、乾吐司或穀類食品後,再下床。
  2. 避免在用餐時喝湯或開水。
  3.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饑餓,可在兩餐間補充食物。
  4. 避免油膩、不易消化或調味濃烈之食物。
  5. 孕吐後用開水漱口,以去除噁心味。並可喝少許開水,將胃酸沖離食道,以減少食道灼傷的機會。

便秘
原因:

  1. 飲食不足,運動量減少,腸胃蠕動減慢及缺乏纖維質食物引起。
  2. 子宮增大使得小腸移位,或子宮壓迫直腸所致。
  3. 補充鐵劑而引起。

處理方法:

  1. 水份充足,一天要攝取2000 c.c 之水份。
  2. 適度的運動,早晚做散步活動。
  3. 多吃有渣的蔬菜、水果、全穀類。
  4.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5. 必要時依醫師處方服用軟便劑,切勿自行服用成藥。


陰道分泌物增加
處理方法:

  1. 注意清潔,每日淋浴,勿用消毒水清潔外陰部。
  2. 如廁後衛生紙由陰部往肛門處擦拭,勿來回擦以防感染。
  3. 勿穿褲襪或緊身衣褲。
  4. 宜穿透氣棉質內褲,濕即更換,勿用不透氣護墊,易悶及潮濕。
  5. 若分泌物多且有搔癢、灼熱感、臭味情形,應看醫師。


下肢水腫及靜脈曲張
處理方法:

  1. 保持下肢溫暖。
  2. 攝取含鈣較多的食物,如牛奶、排骨、小魚乾。
  3. 抽筋時將腿伸直,以手由足底向小腿方向推、按摩。
  4. 勿吃太鹹的食物。
  5. 休息時最好採左側臥,可將下肢抬高,使血液循環較流暢。


出血性問題
處理方法:

  • 懷孕期間之出血及凝血障礙會導致嚴重的問題,包括流產。如果準媽媽有出血或凝血障礙,請告知您的醫師。


痔瘡
原因:

  • 便秘、腹瀉、用力使靜脈內壓力增加,增大的子宮壓迫靜脈阻礙循環所致。

處理方法:

  1.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避免便秘,蹲坐用力,久坐或久站。
  2. 溫水坐浴。 3. 疼痛厲害可看醫師 ,使用軟便劑或止痛軟膏。


腰酸背痛
原因:

  • 姿勢不良,子宮擴大使腰薦椎的曲度增加,懷孕期荷爾蒙改變使關節軟化、鬆弛而導致。

處理方式:

  1. 保持正確姿勢,背部保持平直,勿彎腰駝背。
  2. 避免拿重物、久站、久坐或太勞累。
  3. 坐時腰背應有支托。
  4. 使用腹托支持腹部,以減輕背部過度用力。
  5. 按摩腰或背部以促進血液循環。


胃灼熱、心口灼熱
處理方式:

  1. 少量多餐,避免一次進食太快或過多。
  2. 避免甜食與油膩、不易消化或油炸的食物。
  3. 避免衣物太緊或束緊皮帶,減少胃食道逆流的機會。
  4. 進食後宜半坐臥,不要馬上躺下。
  5. 嚴重時可在醫師的建議下服用制酸劑、止吐藥物。


準媽媽生活保健DIY

衣著

  • 選擇寬鬆、吸汗材質,保持身體舒適及衛生。
  • 穿著低跟、防滑的舒適鞋子,避免跌倒。
  • 平常應戴上胸罩,支持並保護乳房。


休息與睡眠

  • 每天睡足八小時,中午最好有30分鐘的午睡。
  • 白天注意身心狀態,可做短暫休息。
  • 懷孕末期宜採側臥,休息時抬高雙腳,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減少水腫。

活動

  • 避免攀高、舉重或提重物。
  • 可作家務,但不可勞累。
  • 散步是最好的活動,也可依醫護人員的評估及指導,進行適當的產前運動。


性生活

  • 原則上不需禁止,但孕婦若曾有早產或流產症狀者,懷孕最初三個月及最後兩個月宜暫停。
  • 此次懷孕有子宮頸閉鎖不全或前置胎盤,或目前尚未足月但有陰道出血及陣痛等情形者,應禁止。
  • 在性行為的過程中,若孕婦產生子宮強烈收縮、不正常出血、嚴重下腹痛等,應停止性行為,儘快就醫。


排泄

  • 宜每天排便。
  • 不憋尿,有尿意時即排尿,不減少水份攝取。
  • 宜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開水,以促進大小便暢通。


口腔衛生

  • 建議婦女在準備懷孕前就作好牙科治療。懷孕期間,應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睡前一定要刷牙,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至少2次,餐後記得要潔牙,以及每天至少1次使用牙線(棒)或牙間刷清潔牙縫。要少甜食、多漱口,不要共用牙刷。若口腔出現不舒服症狀,一定要就醫處置;並接受牙醫師每半年口腔檢查及洗牙1次。

沐浴

  • 孕期避免身體泡高溫熱水澡及溫泉。
  • 應採淋浴,避免盆浴,尤其最後兩個月。
  • 陰道分泌物會增多,宜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


環境及工作的暴露

  • 某些工作場所上的危害,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因此,懷孕婦女應了解如何預防某些職場的危害;當懷孕婦女可能會接觸到危害物質或作業時,請諮詢您的醫師。

旅遊

  • 懷孕期間如果計劃在國內或到國外旅遊時,請告知您的醫師。懷孕期間旅遊,可能會產生問題;因此,儘可能先瞭解旅遊目的地及過境地區的醫療照護服務。


準媽媽健康操

產前運動可以減少陣痛時的疼痛,減少生產時情緒及全身肌肉的緊張、增加產道肌肉的強韌性,以便順利生產。但有些準媽媽的情況可能不適合產前運動,最好請醫護人員評估及指導。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建議準媽媽運動時心跳應低於每分鐘140下,身體溫度應低於38℃,也不宜從事劇烈運動。

運動時,需注意:

  • 做前先排空膀胱。
  • 應穿寬鬆之衣服,並解開帶扣。
  • 最好在硬板上做。
  • 最好在就寢前和早餐前做。


常見的產前運動種類:

◎腿部運動:(早期開始做)
目的:增加骨盆附近肌肉及會陰部彈性。
作法:手扶椅背(需注意椅子穩固),左腿固定,右腿成360度的轉動,做畢後還原,再換腿繼續做。

◎腳部運動:(早期開始做)
目的:雙腿抬高運動 1.促進下肢靜脈血之回流。 2.伸展脊椎及臀部肌肉張力。
作法:平躺仰臥,雙腿垂直抬高,足部抵住牆,可維持3-5分鐘,每天反覆數次。

◎腹部深呼吸(懷孕末期)
目的:幫助放鬆肌肉,減少宮縮產生腹部的壓力。 使用時間:有宮縮產生時。
作法:集中注意力,慢慢將氣深吸入至腹腔,使腹部凸出。盡量緩慢吐氣至全部呼出後感覺肌肉的放鬆。速度依宮縮劇烈程度調整,每分鐘6-9次,每次練習一分鐘。做時緩慢吐氣及完全吐氣,可預防頭暈現象。

◎盤腳坐式:(三個月後)
目的:1.鍛鍊腹股溝之肌肉及關節處韌帶之張力。 2.防止懷孕末期,由於膨大的子宮壓力所產生的痙攣或抽筋。
作法:平坐於床墊上,兩小腿平行交接,一前一後,兩膝遠遠分開。每天一次,每次由五分鐘增至三十分鐘。

◎腰部運動:(六個月後)
目的:減少腰部之酸痛,幫助生產時腹壓增強及會陰部之彈性,以利生產。
作法:手扶椅背(需注意椅子穩固),慢慢吸氣,同時手臂用力,使身體的重力集中於椅背,腳尖立起,使身體抬高、腰部挺直,然後慢慢吐氣,手臂放鬆、腳還原。

◎胸式呼吸(懷孕末期)
目的:同腹部深呼吸。
使用時間:於第一產程腹部深呼吸仍無法放鬆時執行。
作法:1.集中注意力輕吸氣直到胸部完全充盈。 2.吐氣至全部呼出吐盡,並感肌肉放鬆。 3.呼吸速度依宮縮劇烈程度調整為6-9次/分鐘以上,每次練習一分鐘。 4.呼吸時注意盡量放慢,並至最後盡量吐4.盡,可預防頭暈。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