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媽媽的好選擇~科學哺乳

09/25/2019


 

撰文者:王聖寧 營養師

近年政府大力的宣導、哺乳環境的改善與企業單位的普遍支持,1~6個月的母乳哺餵率已大幅增加25%~29%(表一),即使女性就業比例持續提高,職業婦女仍卯足全力、完成親自哺乳的神聖使命,特別是台灣婦女的生育數已降至1.06個(2013年出生率),每個小寶貝絕對是父母親的心頭肉,擁有豐富抗體及優良蛋白質的母乳豈能輕易的浪費呢!

 

表一.台灣各期母乳哺餵率

 

2004年

2012年

增加百分比

一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

46.6%

71.9%

25.3%

二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

37.2%

65.8%

28.6%

四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

28.4%

57.5%

29.1%

六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

24.0%

49.6%

25.6%

 

為了能當個乳汁源源不絕的乳牛媽媽,醫生說的、隔壁聽的、阿嬤交代的偏方..都不惜一試。成功了,當然驕傲開心;失敗了,確實會自責到失去繼續哺乳的勇氣。為了這群已辛苦懷胎十月的媽媽們,作為營養從業人員的我們,有責任分享完整及正確的哺乳知識,讓哺乳的事變成簡單既開心的事!

首先要打破小奶迷失,乳汁的多寡與乳房大小真的沒關係,而是與乳腺、荷爾蒙分泌(泌乳激素、催產素)、營養、技巧及情緒有關,小奶媽媽也是可以當大乳牛,總而言之,只要注意到這幾個因素,乳汁的湧出之時應該指日可待。

影響乳汁的因素

  1. 荷爾蒙:
    • 當嬰兒吸吮乳房時,觸碰的刺激從乳房傳到大腦的腦下垂體前葉,反應性地分泌泌乳激素,泌乳激素經由血液到達乳房,使泌乳細胞製造奶水。嬰兒越常吸吮,乳房就會製造越多的奶水,最好維持在2~3小時的頻率,盡量不要超過6個小時。血液中泌乳激素的濃度在夜間比較高,而且夜間哺育母乳,大腦會釋放比日間更多的泌乳激素,所以夜間餵食對維持奶水充足是非常重要
  • 當嬰兒吸吮時,觸碰的刺激還會讓大腦的腦下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催產素會使乳腺泡周圍的肌肉收縮,使乳腺泡中儲存的乳汁經由輸乳管流至輸乳竇,也會使輸乳管壁上的肌肉上皮細胞收縮,讓乳汁比較容易流出,所以催產素反射不順暢時,乳汁較少流出,但實際上乳汁的製造是正常的。

 

  1. 營養:
    • 均衡飲食是製造優良乳汁的基本條件,所有維生素、礦物質都非常重要,應均衡攝取,如果可能的話,盡量多攝取不同食材,以滿足寶寶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有助於健康發展。食物的選擇首重清淡,避免油脂含量過多及油炸烹調,可將營養高、水分多的食物,如魚湯、雞湯、豬腳清燉花生、青木瓜熬排骨、牛奶、雞蛋、魚、肉、水果、蔬菜等提高攝取頻率,而人參、韭菜、麥芽是統計上退奶功效最好的3種食材應要盡量避免。
  • 催乳劑常見於收養母親的哺乳、離乳之後再哺餵母乳、新生兒母親或泌乳不穩定的狀況下使用。一般催乳劑有藥物、食物及草藥來源,對於一般催乳的使用會建議採用食物及草藥就很足夠也較為安全。許多催乳草藥的發現都是經驗的傳承,尤其在數百年前糧食攝取不充足及營養失調的環境下,藉由特殊植物的食用來增加乳汁的分泌是非常重要,例如;葫蘆巴、蕁麻、山羊豆、奶薊、大茴、羅勒等等,當中又以葫盧巴最為常見,是印度及中東幾千年來一直被視為一種珍貴的香料及藥物,根據學者Huggins的報告指出,這種民俗療法用於1200個婦女,在24至72小時之內,乳汁量會增加

 

  1. 技巧:
    • 保持乳汁的排空這非常重要,如果乳房中常含有大量的乳汁,這將會抑制乳汁的製造,也會造成乳房腫脹。所以頻繁的吸吮以及移出乳汁,會有助加速乳汁的製造。
  • 寶寶吸奶技巧必須正確,才能將乳汁全部排出,寶寶的嘴巴應要含住乳暈以及其下面組織,嘴巴呈現張大、下嘴唇外翻及下巴會接觸到乳房才為標準。

 

  1. 情緒:媽媽的感覺會對催產素反射有很大的影響,越喜歡嬰兒、越相信奶水對嬰兒最健康等正面情緒,都可以幫助催產素反射使奶水流出,所以鼓勵媽媽親自哺餵、多增加撫摸及母嬰同房等互動。另外天然哺乳劑的使用也是一種提升正面情緒的好方法,讓媽媽的哺乳信心提高,進而刺激乳汁的製造分泌

 

參考資料來源:

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母乳哺育醫療學會、醫院護理部母乳衛教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