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知識大彙整

09/25/2019


 

 炎夏來臨,想要擁有白皙緊緻水嫩的好膚質,防曬工作可不能少!有關防曬知識及防曬成分怎麼選呢?以下彙整了一些防曬知識,給大家正確且輕鬆做好防曬,安然度過艷陽高照的夏季。

 

1. 什麼是物理性防曬?什麼是化學性防曬?兩者有什麼差異?

    物理性防曬是在肌膚上打造一層鏡面薄膜,將紫外線阻擋在外或是反射出去,抵擋紫外線中的UVA、UVB進入到肌膚所產生的紅腫、曬傷、曬黑等情況。而化學性防曬則是利用化學防曬劑,透過分子結構吸收紫外線的能量,再轉化為熱能釋放出來,藉此降低皮膚傷害。

    市面上最常用的物理性防曬劑有二氧化鈦 (TiO2) 跟氧化鋅(ZnO)這兩種,而其他的防曬成分幾乎都是化學性防曬劑。

2. 物理性防曬跟化學性防曬的優缺點比較?

     因物理性防曬的顆粒需要比較油的配方讓它分佈平均,所以物理性防曬品常會感覺比較油膩,但二氧化鈦跟氧化鋅被微粒化之後,就大幅降低了油膩感。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奈米化的二氧化鈦跟氧化鋅,效果更好。其安全性已被證實是安全的,因此已被核准使用,一般來說二氧化鈦跟氧化鋅穩定度高,較不會引起過敏,但因為是白色粉末,所以擦起來會顯白,比較容易有種厚重感。目前國內防曬產品中的二氧化鈦限量在 25% 以下,氧化鋅則限量在 2-20% 這個範圍。

    至於化學防曬劑的成分比較複雜,部分是化學合成酯,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市面上常用的化學性防曬的成分就高達數十種,通常比物理性防曬劑透明,質地較清爽,但成分較不穩定,容易引起過敏。另外化學性防曬劑可能產生滲入皮膚被吸收的問題,確實也有實驗做出可在人體的尿液或血液中檢測出某些化學防曬劑化學性防曬劑,如果滲入皮膚,也可能在皮膚內吸收輻射產生自由基,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國內除了僅含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 TiO2, 非奈米化)的防曬產品以外,其餘含有防曬成分的化粧品均屬於「含藥化粧品」,需向衛福部申請許可證後才可以輸入、製造及販賣,建議可至衛福部網站查詢經許可的產品。不過 2017 年 4 月後,奈米化的二氧化鈦因為安全性相對高,會被列為一般化妝品管理,但如果是「噴霧劑型」的奈米化二氧化鈦,就還是算「含藥化粧品」,因為潛在的吸入風險仍然沒辦法被排除。

3. 應該為自己挑選物理性防曬?化學性防曬?

     物理防曬屬於礦物質成分,安全性跟穩定性都很高,沒有毒性,不容易引起皮膚過敏,適合敏感、脆弱、雷射術後肌膚。化學性防曬可能有滲入皮膚吸收的風險,或是過敏刺激的風險,因此有異位性皮膚炎、幼兒或孕婦建議避免化學性防曬。

    因此如果膚質穩定,但不想要擦了顯白或油膩的朋友,選擇配方穩定的化學性防曬是合理的。但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幼兒,或是異位性皮膚炎、容易過敏的膚質,就可以考慮選擇物理性防曬。

4. 如何看懂防曬標示~常見的防曬效能標示方式有「SPF」、「PA+…」、「★…」 等,而這些標示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呢?

    SPF是UVB防護效能標示。「PA+…」、「★…」等標示方式則是是UVA防護效能標示。不論那種標示方式,都是以國際間認可的標準檢驗方法,以人體測試(in vivo,人體模式)或以人工薄膜(in vitro,非人體模式)測試,統計分析測得之數值,各種標示方式簡述如下:

(一)Sun Protection Factor(SPF)係數

     為UVB防護效能標示方式,目前可以由人體測試(in vivo)或人工薄膜(in vitro)測試獲得結果。人體測試觀察比較有塗抹防曬化粧品與未塗抹者,曝曬紫外線後,在皮膚產生紅斑反應下測得;人工薄膜測試,則以人工薄膜比較有塗抹防曬劑與未塗抹防曬劑之薄膜穿透紫外線能力,SPF值愈大表示對UVB防護力愈好。另依據我國管理規定,SPF標示值不得大於實測值,最大上限訂為50(包括50),如實測值產品防曬係數高於50者,則以「SPF 50+或SPF 50 Plus」標示之。

(二)「PA+…」或「★…」

    均為UVA防護效能標示方式,PA為人體測試結果;★為人工薄膜測試結果。PA為人體測試,係透過比較有塗抹防曬化粧品與未塗抹者,曝曬紫外線後,在皮膚產生黑化下測得,以「+」號表示效能,最多可標示四個「+」; 人工薄膜測試,則以人工薄膜比較有塗抹防曬劑與未塗抹防曬劑之薄膜穿透紫外線能力,以「★」數多寡表示效能,目前最多可標示四個「★」。此外,防曬化粧品在我國申請含藥化粧品查驗登記時,則依據廠商提供之防曬係數測試報告之測試方式與結果,核予「PA+…」或「★…」之標示。

5. 防曬係數愈高愈好嗎?

    日常防護保養只要選擇防曬係數SPF 15-30即可,因為SPF15可過濾93.3% UVB;而SPF30,可過濾達96.7%的UVB,SPF50可過濾高達98% UVB,SPF15和SPF30數值差1倍,但過濾紫外線的能力其實只差了約3%,差異不大,所以不要有防曬係數愈高愈有效的迷思。建議可以自己的膚質及需求選擇,不必一位追求高SPF或PA+值。

6你的防曬產品使用量足夠嗎?

    有的人擔心黏膩感,只塗薄博一層,但其實這樣的使用量可能不夠,反而讓防曬產品應有的防護效果大打折扣喔!

    若要達到最佳的防曬效果建議在想防護的部位均勻塗抹足量的防曬產品,建議每平方公分塗抹約2毫克的防曬產品,才能發揮產品的功效。若以臉部為例,至少需塗抹10元硬幣大小的防曬產品才足夠。此外每隔2-3小時就必須補充塗抹,才能確保防曬效果持續不中斷。

7. 陰雨天沒有出太陽,就可以不用防曬產品嗎?

    防曬是一年四季都必須做的工作。因為紫外線是無論春夏秋冬、陰天、雨天,即使是室內都是無所不在的,所以不分天氣,室內或戶外,都一定要做好防曬。

8.防曬產品出門前30分鐘擦才有效嗎?

    防曬產品其實只要擦在皮膚上,立刻就會發揮防曬的效果,不需要等到30分鐘過後才有效用。如果要提早擦,為的只是避免「分布不均」的問題,這也是一些機構會建議大家提早一些擦防曬的主要理由。事實上在擦完防曬產品,等到基劑的成分蒸發或揮發差不多時,防曬成分就已經附著在臉上,就可以出門了,沒有非要等多少分鐘。

9.同時擦多防曬產品防護效果並不加成。

    SPF是個別產品獨立測試的防曬效能結果。不論同時塗抹多少種防曬產品,防曬效果只能增加一點點,並不可能達成加成效果。

10. 正確防曬3步驟

(1) 避免早上10點至下午3點曝曬在陽光下。

(2) 正確且適量使用防曬產品,防止曬傷及曬黑。

(3) 出門時可適時撐傘、戴帽、使用太陽眼鏡及穿著淡色長袖衣物,更可以加強抵禦紫外線傷害。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