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Q&A-寶寶排便篇

10/23/2019

稀哩嘩啦拉肚子
ㄣ不出來怎麼辦
寶寶哺乳與排泄參考表
圖解告訴你 寶寶便便顏色看健康

稀哩嘩啦拉肚子

寶寶拉肚子了?

所謂拉肚子的定義是:糞便變得較稀呈水狀、次數較多,而前者又比後者重要,譬如說:一天拉一次水便,仍是腹瀉,一天拉三次正常便,是正常的;一天拉五次硬便,反而是便秘。

腹瀉依其輕重程度可分為輕度腹瀉、急性腹瀉。

所謂輕度的腹瀉是指糞便的含水量稍多(泥狀或稀泥狀),幼兒無發燒、嘔吐、體重成長正常者。

一般而言,又有下列一些常見的幾種情形:

正常的水便:

聽起來有一點矛盾,既然是水樣糞便為何又是正常的?

其實這種情形最常見於吃母乳的寶寶,有時一天的排便次數可以多達七~八次,而且微帶酸味;

比較沒有經驗的父母甚至年輕的醫師,都會誤以為這是拉肚子;

當然這和真正的腹瀉有時真的不好區別,基本上我們要觀察寶寶如果一般狀況良好,無腹脹、躁動不安,最重要的是體重正常的增加,那就屬於正常的母乳便。

這種情形有時也見於吃某些廠牌的配方奶粉者,由於這些奶粉加有寡醣或是含有較高比例的乳清蛋白,而使它們的糞便性狀接近於吃母乳者。

輕度腹瀉:

由於在兩歲以內的幼兒,他們的腸胃道相對的來說比較敏感,除了一些會導致腸炎的病毒或是細菌特別會侵犯幼兒外,一些較不具毒性的病菌及副食品的刺激,也常是造成幼兒腹瀉的原因。因此兩歲以內的幼兒,常常三不五時的拉幾天肚子,這種情形很常見。

急性腹瀉類:

所謂的急性腹瀉通常會伴隨大量的稀水便,或是便中含有黏液或血絲。此時建議依醫師指示給予特殊奶粉或禁食。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輕度腹瀉

常造成嬰兒輕度腹瀉原因有:
  • 添加新的副食品時,由於新食物的刺激,容易使腸胃不適造成腹瀉。
  • 喝過量果汁或吃某些水果時:尤其是含有高濃度果糖的水果,或會使人體釋放組織胺的水果(如柑桔類或蕃茄)。
  • 過度餵食:尤其是過量的澱粉類食物,因為嬰幼兒的胰臟發育仍未成熟,胰臟的澱粉酵素有時會無法消化大量的澱粉。
  • 感冒時:病毒的感染或是藥物的服用常都會造成腹瀉。
  • 接受預防注射時:如小兒麻痺的口服疫苗有時也會造成輕度腹瀉。
  • 長牙時:長牙時會發燒及腹瀉,是中國人世代相傳的經驗談,會不會發燒目前仍無定論,但常見到腹瀉倒是真的,原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主要是長牙時,幼兒喜歡放手或東西在嘴內咬,因而吃入各種不乾淨的東西或病菌所造成。幸運的是,像這樣的腹瀉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問題,通常就是糞便的次數會多一至兩次,含水量增加,顏色會較偏綠色且味道會改變。家長最主要的是要觀察幼兒是否一般狀況良好(會吃、會玩、無不適現象),小便量正常,有時會有輕度的感冒症狀及食慾欠佳情形,但不會發燒、嘔吐。這種腹瀉通常會在兩三天內自動改善,如果超過三天仍然沒有進步,或是一天比一天更為嚴重,即使幼兒一般狀況依舊很好,也是要就醫;就醫時父母最好帶一份幼兒的糞便給醫師觀察,比較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處理方法

通常只要給予幼兒一些額外的水份,如稀釋很多倍的果汁、菜湯、米湯水,含糖量高的水份反而不好,如葡萄糖水、運動飲料、汽水或較濃的果汁等都不適合。當幼兒食慾欠佳時,可暫停副食品的添加,只餵食母乳或配方奶粉即可;糞便較稀時可將配方奶粉稀釋(減少約1/4至1/3的奶粉量)一到兩天,一般來說腹瀉情形很快就會恢復。

ㄣ不出來怎麼辦

造成便秘的原因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因為腸管解剖構造的原因所造成,即屬於「器官性」便秘;如果找不到先天的異常,僅是蠕動異常造成,就稱為「功能性」便秘。 依年齡來區分,常見的因素如下:

新生兒時期的便秘:

一、奶粉因素:
奶粉沖泡太稀,消化吸收後,殘渣太少,對直腸的刺激力不夠,會引起便秘。此外喝牛奶的嬰兒比喝母奶者容易便秘,某些品牌的奶粉如鐵質偏高或蛋白質較高也較會導致便秘。

二、神經發育不正常:
感覺或運動神經的發育異常,均可導致排便失常而引起便秘,例如脊柱裂、脊髓發育不良、結腸神經纖維瘤病、早產兒神經不成熟、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等,都會引起便秘。

三、解剖構造之異常:
以先天性巨結腸症最多,其他如肛門異位、先天性腸管阻塞、先天性肛門狹窄等均可能造成便秘。

大小孩的便秘:

一、飲食不當:
食物內蛋白質攝取過多,水分或蔬菜、水果吃得太少。

二、肛裂:
由於大便太硬、引起肛裂、以後小孩因怕痛而忍住大便,長久下來,形成惡性循環,引起更嚴重的便秘。

三、疾病因素:
小孩生病發燒時、嘔吐、下痢、食慾不振等會造成脫水,皆容易導致便秘。

四、心理因素:
一、二歲的小孩常有「心理性便秘」,可能是因為一、兩次乾硬便造成不舒服,引起小孩的「大便恐懼症」,以致不敢排便,於是忍著不上,大便變得越硬,便秘也就越厲害,久而久之形成心理因素的便秘。此外,父母訓練小孩上大號時態度若是太過強硬,也會使小孩產生抗拒心理,故意強忍便意不大便。

 

怎樣改善便秘?

新生兒時期的便秘 :

不妨餵食一些葡萄糖水。滿四個月的寶寶,可多補充麥精、米粉等副食品。 年紀較大的幼兒發生便秘多是因為副食品吃得不夠多,因此父母應該為幼兒準備副食品,尤其是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如草莓、葡萄、桃子、西瓜等,而黑棗汁纖維質含量很高,值得多嘗試;至於蘋果因會加重便秘,最好少吃。另外可在兩餐之間給予5%至10%的葡萄糖水,也有助於改善便秘。

四歲以上的孩童:

最好能訓練孩子固定排便的習慣,每天起床後先給孩子喝開水;每天找出一、兩次的時間讓孩子舒服的坐在馬桶十五至二十分鐘,但勿以強迫或指責的方法,否則易有反效果。其實,每個寶寶本身都具有一定排便習慣和特性,若便秘沒有造成寶寶身體上的不適與影響,如排便痛苦、大便帶血、肛裂等情形,且發育情形和營養狀態都正常時,家長實在不需要太過擔心;只要家長在平常的時候,能夠多多注意寶寶的飲食習慣和排便情形,相信有很多問題都是可以預防的,想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平時的營養飲食須知就不能不多加留心。  

 

寶寶哺乳與排泄參考表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

寶寶常常要喝奶,這樣是奶水不夠的關係嗎? 正常足月新生兒的胃容量不大,少量多餐是很正常的現象。初乳的分泌量不多但是富含營養,每一到三小時喝一次,而且寶寶有強,深而慢的吸吮,可聽到寶寶的吞嚥聲,表示寶寶有喝到奶。同時可以由寶寶的排泄狀況知道進食量是否足夠。

 

註:寶寶的胃大小:一至三天約5cc, 四至六天約25cc, 七天至三週約50cc.
參考資料:國民健康署母乳哺育教戰手冊  

 

圖解告訴你 寶寶便便顏色看健康

注意嬰兒大便卡重要!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兒童健康手冊所節錄的嬰兒便便識別卡,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自己家的寶寶便便是不是正常喔!

您知道寶寶大便中暗藏了多少奧妙與玄機?
隨時為心〝肝〞寶貝篩檢『皮膚黃疸』及『大便顏色』,可提早發現寶寶是否罹患肝膽疾病。哺餵母乳的嬰兒 黃疸期可能比較長,但黃疸指數不致升高。若第3-4週黃疸仍延遲不退,則其中有部份嬰兒可能患有膽道閉鎖,必須請醫師診治。膽道閉鎖宜在出生 45 天內完成診斷, 60 天以內(愈早愈好)完成葛西手術。否則延遲治療,手術後膽汁順利排出的機率會下降。膽汁鬱積於肝內,很容易會造成肝硬化,甚至面臨早期換肝。因此家長切莫 延誤就醫及接受葛西手術時間,以便寶寶獲得較好的預後。

2016年04月25日
作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兒童健康手冊

 

上一則 下一則